
為了尋找夢中的橄欖園,納維康執行長暨夠麻吉策略長吳鎧圳(Michael Wu)幾乎飛遍全澳洲,終於覓得足以和地中海盛產國一較高下的「綠色奇蹟」,這次我們有幸隨著他一起踏上澳洲陸地,見識他一步一腳印築起壯大的「橄欖油夢工廠」。
從雪梨搭機約2小時來到格林菲斯(Griffith),再轉乘小巴來到希爾斯頓橄欖園(Hunter’s Dream Olive Farm in Hillston),這個人口不到2千人的小鎮,卻擁有澳洲新南威爾斯州最大的特級橄欖油生產商。

納維康執行長暨夠麻吉策略長吳鎧圳(Michael Wu)頗為滿意說:「當初為了找適合的橄欖園,我幾乎飛越澳洲各地,最後才選中了這座希爾斯頓橄欖園,因為它還有現成的榨油廠。」
吳鎧圳遙指著這片總面積約712公頃(相當於25個大安森林公園)、種植超過19萬棵包括科拉蒂(Coratina)、潘多利諾(Pendolino)、萊欽(Leccino)及佛奧(Frantoio)等品種的橄欖莊園,因適逢採收季節,我們看著莊園工人正駕駛採收機進入橄欖園,因擔心傷害樹上棲息的生物,於是每棵樹只能以定位震動法震動2分鐘,快速震下一顆顆橄欖。
採收機轟轟作響之後,約莫40分鐘左右,工人們趕緊驅車將新鮮橄欖直送工廠作業,透過梳洗將橄欖枝葉與橄欖分離,接著必須在27度C下以冷壓法榨汁、研磨及攪拌,再進行油水分離、過濾,然後正式進入後段的裝瓶及包裝,最終上架販售。


吳鎧圳想起當初買下橄欖園的雄心壯志,仍覺不可思議:「我也知道這不是一個可以快速賺錢、快速回收的企業,甚至還有可能燒很多錢,但沒關係既然都做了,我想這也是給自己一個持續往前的動力吧! 」而以目前來說,希爾斯頓橄欖莊園一年已可生產約50萬噸橄欖油,且橄欖樹種植面積還陸續擴增中。


午餐時刻,我們直接在橄欖油的製造地,品嚐著烤肉與生菜沙拉,並淋上新鮮製成的橄欖油調味,橄欖的自然香氣在口中迅速散開,這綠色晶瑩剔透的汁液,畫龍點睛的魔力,令人稱奇。

吳鎧圳的父親當年靠著一瓶澳幣5元的綿羊油打天下,如今吳家已是澳洲前3大品牌的保健食品企業,這趟我們也來到他們位於國家公園的「企業總部」,一次6管自動化生產作業,難怪年產量可高達800萬瓶,而旁邊正在轉動烘乾的是現代人保健頗愛的魚油膠囊,別以為魚油的形成很簡單, 吳鎧圳透露其實最難是「烘乾技術」,「它必須以烘乾機器360度翻轉至少20小時才能完成」,似乎也印證了這「粒粒成金」所築起的保健食品王國絕非偶然而生。




